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警方回應(yīng)中考627分落榜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(guān)介紹警方回應(yīng)中考627分落榜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古代有哪些著名人物都是“落榜生”
“金榜題名”是人生一大快事,而“名落孫山”也未必不能東山再起。這個兩個成語都源自首創(chuàng)于隋文帝開皇年間(581~600),興盛于唐代貞觀年間(627~649)的科考制度,以后歷朝歷代沿襲成規(guī)。歷史上著名人物是“落榜生”的實在太多,沒有必要一一列出,我選擇了幾個唐代著名詩人和近代一位著名“梟雄”為例回答此問題。
?“詩圣”杜甫
唐代歷史,有兩個人物幾乎每天都被億萬老百姓提起,其實他們并不是決定國家命運的帝王將相,也不是富足天下的“幾百強”,更不是“年年戰(zhàn)骨埋荒外 空見葡萄入漢家”的英雄豪杰,然而他們依舊活在后人的心中,他們就是并稱“李杜”的“詩圣”杜甫和“詩仙”李白。
杜甫,字子美,祖籍襄陽,書香世家子弟,七歲作詩,十五歲己是區(qū)域性名人。
杜甫從他的祖父杜審言那里繼承了文學方面登峰造極的造詣,如果翻開《唐詩三百首》,杜甫的詩作收錄了三十首,占有率為10%,而他的祖父僅有一首《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》,這并不是說杜審言的文化底蘊不如自己的孫子杜甫,作為科舉的“進士及第”,又首創(chuàng)唐代的“近體詩”,是一位學術(shù)研究型詩人,擔任了洛陽副市長后,政務(wù)更加繁忙,使其創(chuàng)作時間非常稀少,尤其是擔任了中央朝廷的文館直學士后,家族顯赫,底蘊深厚,所以杜甫驕傲的說:“詩是吾家事?!?/p>
按理說“家學淵源”的杜甫,科舉條件十分優(yōu)越,經(jīng)過五年的“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”,自信心滿滿的杜甫回到洛陽參加科舉考試。非常遺憾的是,最終名落孫山。
科場的失意使杜甫扭頭就走,天寶三載的洛陽,杜甫、李白、高適三位詩界高手在洛陽歷史性的相聚,同游了位于今天開封商丘一帶。
當杜甫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,奸相李林甫擅自關(guān)閉了科考大門,欺上瞞下,杜甫對科舉考試徹底絕望。
我們試想,假如杜甫中舉,甚至狀元及弟,他的生活軌跡會改變一切,包括他那憂國憂民的聲音。
?賈島(無本)
如果說科舉考試是世俗功利的話,無求無欲的詩人也有,他們不屑功名,卻遁入空門,揖別紅塵,從小就到寺廟出家,初唐的寒山、盛唐的王梵志,中唐的皎然和無本。
無本就是后來的賈島。長安道上他騎驢反復推敲“鳥宿池邊樹,僧敲月下門”時,運氣好,他碰到了大作家大官員韓愈的車駕,發(fā)生了追尾事件后,討論如何理賠時,賈島的詩人不俗氣質(zhì)深得韓愈欣賞,遂成莫逆之交。韓愈不希望賈島與黃卷青
燈為伴,幫助賈島還俗,那時謀取職業(yè)是需要科舉功名的,但是賈島屢試不第,怎么生活呢?幸好賈先生能寫一手好字,于是作了家教。直到六十歲才當了一個九品的主薄,也就是縣衙門的師爺,《唐詩三百首》收錄了他的一首五言絕句《尋隱者不遇》。
?孟浩然
孟浩然出生于盛唐時期,年輕時埋頭苦讀于鹿門山中,至39歲時才參加科舉考試,不幸名落孫山,卻結(jié)識了田園詩人王維,兩人互相交流溝通,應(yīng)該說王維的空靈田原思想深深的影響了孟浩然,為后者今后的創(chuàng)作靈感產(chǎn)生了很大的影響。
孟浩然的律詩在盛唐很有名氣,收錄在《唐詩三百首》中共有十一首,五言律詩九首,七言律詩二首,其中著名的《春曉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??茍鍪б獾拿虾迫豢雌萍t塵,醉心于田園隱居生活。還是他的摯友李白總結(jié)到位:“……迷花不事君,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!”
?李賀
初唐楊炯的《從軍行》非常霸氣的寫道:“寧為百夫長,不作一書生?!币话俣嗄旰蟮暮筝叀霸姽怼崩钯R發(fā)出相同的聲音:“男兒何不帶吳鉤,收拾關(guān)山五十州?!?/p>
要作一個軍旅詩人,需要一定的身體素質(zhì)作基礎(chǔ),否則何以談?wù)鲬?zhàn),身體贏弱的李賀發(fā)出如此的感嘆是因為他科舉考試的時候,被他的競爭對手誣陷誹謗落第,他在愁苦郁悶中發(fā)出無法報效祖國邊防守衛(wèi)的遺憾。后來和賈島一樣,做了個九品的奉禮郎,混個溫飽解決,憂郁中早逝,年僅27歲。
?羅隱
他出道于晚唐,唐詩這時也達到了光輝的頂點,不過少年天才羅隱詩名遠揚,他詩作的特點就是為民請命,為百姓說上二句無妨,他還把這些詩自編成《讒書》,于是聲名鵲起。
禍從口出,言為心聲。《讒書》為當事者所忌恨,所以羅隱參加了十次科舉考試,均“不中”!難怪他的朋友都說:“巜讒書》雖勝一名休。”
晚唐時期天下大亂,造成南方擁有“十國”的割據(jù)局面,錢镠自立為吳越王,由于彼此是老鄉(xiāng)關(guān)系,羅隱得以出任錢塘令。
?世無英雄 豎子成名
少年時代隨養(yǎng)父袁保慶四處浪跡官場的袁世凱,受到父輩們的喜愛,他八歲開蒙于山東濟南府塾師王志清名下學習《三字經(jīng)》開始,十一歲師從楊州王伯恭先生學八股制藝,不過他一直對此提不起精神,經(jīng)史子集也只求大意,不知其所以然。
他作過一篇制文《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,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》,他文中說:……吾將強天下之人拜首稽手于闕下,有不從者殺無赦?!保ā对绖P軼事》)
一篇本該議論江山社稷的文章,卻寫得滿紙殺氣騰騰,除了心高志大而外,語句前后無法成句讀,根本不講究文章本身應(yīng)有的規(guī)范和文氣。
1879年,20歲的袁世凱兩次鄉(xiāng)試不中,惱火之下,一把火燒了篋中幾年來原創(chuàng)的詩稿文章,仰天大笑:“男兒自有大業(yè)作為,烏能齷齟久事此?!?/p>
袁世凱晃蕩了二年后決心投身軍營生活,1881年22歲的袁世凱從上海來到山東登州,一個因隋唐英雄秦瓊而出名的地方,拜在父親好友淮軍統(tǒng)領(lǐng)吳長慶的名下,開始了他那梟雄氣概的軍旅生涯。
結(jié)束語
科舉考試不是人生的全部,但是它足以影響人生的走向?;蛘呒P文字浪遏飛舟,或者沉舟側(cè)畔千帆過盡。這就看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確與否了。
黃巢和洪秀全這兩個落榜生夠牛吧?
黃巢是山東曹州人,年輕的時候參加過好幾次科舉考試,總是名落孫山。一氣之下寫了首“滿城盡帶黃金甲”,就斷絕了當公務(wù)員的念頭,加入黑社會,開始販私鹽。
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,正趕上天下大亂,黃巢乘機發(fā)動起義,很快就成了氣候。他率領(lǐng)大軍大殺四方,到了六十歲出頭的時候,他竟然殺進了長安城,坐上了金鑾殿,過了一把皇帝癮。真正實現(xiàn)了當年“沖天香陣透長安”的夢想。
還有洪秀全大家應(yīng)該更熟悉了。洪秀全考秀才考了三次都沒有考上,結(jié)果氣得大病了一場。隨后,他就斷絕了參加科舉的念頭,改為創(chuàng)立拜上帝教。他和他的好友,同為落榜生的馮云山一起,到處傳播那套他們獨創(chuàng)的、古怪的教義。結(jié)果終于在廣西紫荊山中生根開花,結(jié)出了豐碩的果實。
1851年,太平天國正式起義,洪秀全成為了天王,被山呼萬歲。太平軍占領(lǐng)南京之后,洪秀全這個落榜生也過了一把當主考官的癮。他自己來開科取士,考生不能再按照傳統(tǒng)的朱熹對于《四書》的解釋來答題了,必須要用“洪批”的《四書》來寫答案。洪秀全算是徹底地揚眉吐氣了。
所以,落榜生是大有可為的,千萬不要看不起落榜生。在落榜生中藏龍臥虎,高手如林??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警方回應(yīng)中考627分落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警方回應(yīng)中考627分落榜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