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香港澳門碼頭詩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香港澳門碼頭詩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歌頌港珠澳大橋的古詩
“港珠澳大橋”
巨龍跨海攔大江,
身藏水中首尾昂。
萬車穿越江底過,
世界舉目中國望。
注:這首詩用廣東白話讀
比較有韻味!白話”江”的讀音與”光”字的讀音相同。
譯文:
港珠澳大橋,象一條巨大的祥龍 越過海面。橫臥在珠江河的出口。龍的身體隱藏在江河中間,龍頭和龍的尾巴顯現(xiàn)在江河兩岸。上萬輛車來往于海底隧道。中國的港珠澳大橋成為世界建筑奇跡,萬國矚目。
贊港珠澳大橋
海天一線連,彩虹鋪水面。
人間奇跡出,三地通坦途。
飛龍舞其上,浪花放歌唱。
共贊新時代,藍圖筑偉業(yè)。
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、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,于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;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,向西橫跨伶仃洋海域后連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,止于珠海洪灣;橋隧全長55千米,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;其建設創(chuàng)下多項世界之最,非常了不起,體現(xiàn)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,體現(xiàn)了我國綜合國力、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,體現(xiàn)了勇創(chuàng)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。這是一座圓夢橋、同心橋、自信橋、復興橋。
七子之歌——澳門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
是聞一多在留美期間,目睹美國種族歧視的種種表現(xiàn)。
使他更加懷念自己的祖國,更加渴望回歸。
詩人用擬人化的口吻創(chuàng)作了這組詩歌,包含真摯的感情,洋溢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,表達了澳門的廣大民眾渴望回歸的迫切愿望。
抒發(fā)了他們思想的情感。
描寫澳門的詩詞
有關澳門的古詩有:《澳門》,作者:明末清初的詩人屈大均。
《澳門》——明末清初·屈大均
廣東諸舶口,最是澳門雄。外國頻挑釁,西洋久伏戎。
兵愁蠻器巧,食望鬼方空。肘腋教無事,前山一將功。
白話釋義:這是嶺南著名詩人屈大均寫于康熙28年(1689年)的一首五律。1646年,葡萄牙殖民著借口涼曬被海浸泡的貨物,強行上岸租占,以后又已澳門為據(jù)點,不斷挑釁。詩人有感于時事,寫下此詩,反映了澳門海港的繁榮雄奇和葡萄牙侵略者的野心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香港澳門碼頭詩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香港澳門碼頭詩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